109/07/31 探索失落的蘇花公路
今年整個七月份颱風都沒靠近台灣 真是一個適合戶外活動的月份
這一周日與好友相約要到北海岸遊玩
乾脆周五請一天假先往宜蘭再往北花蓮找秘境
周四下班洗完澡準備好 八點多夜衝出發
來到雪隧已經晚上十點多 一路順暢 以最高速限享受難得的雪隧包場
一路從豐原北上除了關西休息站加油休息一下
於23:20直達南方澳情人灣
今晚停在美麗的情人灣堤防睡一晚
隔天天亮打開車門就可以欣賞無敵海景~
今天早上陰天 海浪很大 插紅旗
八點多後 雲層漸散天空逐漸轉藍
海邊旁的南安國中
昨天有一隊來自新竹的環島國中生在南安國中過夜
為他們環島加油~
村落的鯊魚壁畫畫的很生動
依計畫 移動到附近的豆腐岬浮潛去
之前看人分享這裡魚好多
可惜今天外海風浪大 旁邊又有情人灣沙灘所以海水混濁能見度不佳沒什看頭
新買水中相機都懶的帶下水 讓梨子嫂試試水性後就收工
這邊有可以沖水 也有廁所可以換衣服 下海玩水很方便
順道逛逛南方澳魚市場
魚市場魚貨便宜 可惜我們要趕行程不開伙!
11點多到金媽祖廟 直接到旁邊海產餐廳吃比較快
新鮮川燙小卷&魚蛋沙拉&空心菜炒牛肉&小菜&魚湯+打卡送的豆干
兩人簡單吃~
離開南方澳 沿著蘇花公路舊路(蘇花改後改成台9丁)
上到觀景台可以一覽整個南方澳 情人灣美景
北端與南方澳漁港相鄰的為蘇澳港
隨後一路往南 找尋下個目標 象鼻隧道
開車來回和平隧道兩次找尋下切點 最後決定從和平隧道南端下切比北端垂直攀岩容易些
把車停好 找尋下切點
這裡的大車不少 進隧道前須先看看有沒車後快跑通過
15:10
過明隧道後30M處 有一處通風孔進入
小隧道很低 需彎腰進入
出小隧道後就看到此峭壁
這裡要下去要先克服懼高症 已有前人綁好繩索可以輔助攀降
垂直下降兩公尺後就往側邊斜下 比較不會有垂直下降那麼恐懼
每一步都要注意 以策安全
我們下午三點多下來 太陽已過山頂所以比較不曬
下到海邊走一小段輕鬆的後 又須開始攀爬亂石堆
這一區域海邊懸崖屬清水斷崖北側的姑姑子斷崖
1971新和平隧道啟用後 舊路就此封了長達半世紀
歷經無數次天災造成了多處坍方
要來的朋友一定要備有手套 頭盔 登山鞋 夏天來一人至少要攜帶兩公升以上開水
最重要是要沒有懼高症 攀爬過類似鳶嘴山等山徑登山經驗
沿路有前人噴紅漆指引路線 尋箭頭走會好走些
從停車處到目的地只有不到一公里距離
但須垂降再攀爬一堆堆的巨石堆 是此行程困難處
焦距拉近看 前方山壁凹洞處就是目的地
開始攀爬往上 接上舊公路
斜上腰繞就可以接上舊古道
上來到舊公路 這一段已經看不到路面 荒煙漫草
再往前就可以看到舊公路路基&路墩
16:10
終於來到目的地
走過另外一端看 才像象頭
象鼻隧道 終於親眼瞧見這一處封閉半世紀的隧道
以前的蘇花公路沿著清水斷崖開鑿, 當年在清水斷崖打了五個隧道
其中最有名是 象鼻隧道 象鼻隧道是日治時期臨海道路的第8號隧道
民國50年發行的壹圓紙鈔就是以這隧道當背景
這張紙鈔目前 已經增值500倍了
這一次有備而來 列印一張大紙鈔來入鏡
好帥的象鼻喔
象頭面向浩瀚的太平洋
超美的無敵海景
繼續往北端探險去
沿路斷崖殘壁
另一處隧道也有許多坍方落石
(切記地震 大雨後勿前來)
這路基不知何時也會坍掉
來到北側另一處舊隧道口南端
若從北側沙灘上來需有專業攀岩裝備 直接從海邊垂直攀岩上來到舊和平隧道口
清代為鞏固邊防與安撫原住民 開發前進後山花蓮的蘇花古道為蘇花公路最早的前身
日治時期沿古道多次整修拓寬 1916年開始著手於開鑿「東海徒步道」
費時7年,將路寬拓增至12台尺,於1923年完工後,可供辦公、行旅之人來往,但車輛依然無法通行。
1925年,為了使車輛通行,將路幅拓為3.56公尺之寬,並於蘇澳到太魯閣口之路段鋪設砂礫路面,
其中有部份之路段是為供車輪行駛,因而鋪設兩道混凝土,然後於太魯閣口到花蓮港之路段則大幅拓寬為14公尺,鋪設砂礫路面。完工總長約120公里。
合計有大型橋樑9座,隧道14處。全線於1932年通車,改稱為「臨海道路」
二戰後臨海道路改稱為「蘇花公路」,最窄的路面僅有3.5公尺,彎道的最小半徑則僅有15公尺,相當險峻 (維基百科資料)
(網路舊照片)
象鼻隧道路段 1971年和平隧道開通前, 蘇花公路要繞行姑姑子斷崖 1980年代開始逐步拓寬,到1990年才開放雙線通車。
現在的蘇花公路走的是挖的更內側的新和平隧道
分享先前探訪過清水斷崖路段的舊道路
下兩張圖
相關文章:
時候不早 親一下美麗的象鼻隧道後 準備回程了
遠眺一下回程路線
攀岩上公路 結束這一次的秘境探索
探索象鼻步道有一定危險性 必須衡量自我能力
要來的朋友一定要備有手套 頭盔 穿登山鞋
夏天來很熱 一人至少要攜帶兩公升以上開水
最重要是要沒有懼高症 需有攀爬過類似鳶嘴山等山徑登山經驗比較理想